高考刚结束,小敏就被妈妈催着去找暑假工。她站在奶茶店门口犹豫了半天,手机里同学发的三亚旅游照特别刺眼。
"时薪12块,一天干10小时。"店长头都没抬。小敏算了算,干满两个月刚好够买台笔记本电脑。她想起网上那个妈妈说"高考后不该打工",可她知道,家里攒的学费已经让爸妈很吃力了。
隔壁班的小王更拼。高考完第三天就注册了外卖骑手,晒得跟炭似的。他说送外卖比在家强——爸妈天天吵,还不如在外面跑单。有次暴雨天摔了一跤,餐洒了要赔钱,他蹲在路边抹眼泪,转头又接新单子去了。
网上总有人说"青春要享受",可没人告诉这些孩子钱从哪来。旅游?小敏查过去云南的机票,最便宜的往返要两千三,够她妈上三个夜班的。她同学李婷倒是真去旅游了,朋友圈天天晒美食,后来才知道是刷的信用卡分期。
奶茶店常有个大叔来买柠檬水,每次都盯着价目表看很久。有回小敏忍不住说:"叔,今天柠檬水买一送一。"大叔眼睛一亮:"那给我来两杯带回去给闺女。"后来才知道,他闺女今年也高考,在家复习从没喝过奶茶。
快餐店打工的小张发现个规律:周末来吃饭的学生,点餐时都在看手机比价。有个男生每次都要多加两份米饭,把没吃完的打包带走。后来混熟了才知道,那是他留着当晚饭的。
这些孩子不是不懂享受。小敏的同事偷偷告诉她,其实特别想去音乐节,但最便宜的票也要三百八,够买半个月午饭。他们有个微信群,谁发现优惠兼职就互相通知,最近在抢超市促销员的活——时薪能多三块钱。
那个说"不该打工"的妈妈可能没想到,有些孩子连在家躺着都是奢侈。小王家楼上在装修,爸妈吵完架就摔门出去,他宁愿在商场送外卖到半夜。有回电梯里遇到同学,对方惊讶地问:"你怎么在送外卖?"他笑着说:"体验生活呗。"其实那天他腿都跑肿了。
现在网上动不动就说"人要对自己好点",可没人教这些孩子钱怎么来。小敏的领班才十九岁,已经打工三年了。她说最烦客人说"年纪轻轻干嘛不好好读书",她没说的是弟弟的补习费就指着这份工资。
这些选择打工的孩子,比谁都清楚三个月假期有多珍贵。奶茶店打烊后,小敏常和同事蹲在店门口啃面包,商量开学前能不能凑钱去趟游乐场。他们说好了,等大学毕业找到工作,要组团去三亚——不是穷游那种,要住海景房。
(文中人物均为化名)
同盛金配资,股票配资怎么玩,股票配资流程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