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9年2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,我军分两路出击重创越南侵略者,也为接下来的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。东线部队来自广州军区,总指挥自然就是时任军区司令许世友;而西线的昆明军区部队,则由杨得志司令员负责。
然而杨得志,其实是在开战前一个月,才走马上任的,此前他根本不在昆明军区工作,而是武汉军区的司令员。按说杨得志对西线作战部队的情况,不算太熟悉,毕竟只有那么短的准备时间,但军委还是决定由他来接替王必成,出任临战状态下的昆明军区司令员。
杨得志紧急上任,除了过往战功、口碑、综合能力出众的因素外,跟另一位老将的大力推荐,多少也是有些关系的。79年战前力挺杨得志的,正是这场反击战的东线总指挥许世友。
有人说许世友是开国上将,既然要两线出击,他认为西线总指挥应当跟自己履历、威望相近,才是理想人选,所以请求军委换人,也得是开国上将才行,而王必成只是开国中将。这种论调属于臆测、不靠谱,甚至有些贬低许司令的品格及大局观。
许世友建议“最好换下王必成”,是有具体原因的。早在解放战争时期,许世友与王必成曾是亲密战友,两人都曾担任过华东野战军的主力纵队司令员,一个指挥9纵、一个指挥6纵,战绩都非常出色。因为许世友的总体资历更深,建国后他成为南京军区首任司令员,并且一干就是18年,军内地位稳固。
王必成作为三野体系的战将,五十年代也不出意料地留在华东任职,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。原本许世友跟王必成私交很好,工作配合也非常默契,王必成是许司令的得力助手。但1967年社会形势变化,很快影响到了南京军区,许世友不得不借故到山区医院里暂避,把军区工作交由王必成代理。
作为副职,王必成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,有些复杂情况不得不临机决断,这跟许世友临走前的指示有出入。许世友得知情况后,以为王必成有意趁机“夺权”,跟外部人员有勾连,放任造反派破坏军区工作。在许世友回到司令部后,这些误会仍然难以澄清,许司令怒气冲天,与王必成矛盾严重。最终出于团结考虑,王必成等干部被调离,他对许世友自然也是有怨言的。
虽然后来二人接触少了,但许世友与王必成,多年来关系疙疙瘩瘩,直到1979年时还没有真正缓和。放在平常,或许影响不大,许世友也不可能建议军委更换昆明军区司令员;但大战当前,若因为这个私人原因,影响了东西两线的作战配合,可能是要出大问题的,谁也负不起责任。许世友思虑再三,还是把建议提了上去,中央首长也能明白将军的用意和顾虑。
许世友提议由经验丰富的老将杨得志,出任西线部队总指挥。当然这只是个人建议,军委做重大人事决策,是从战争全局来考虑的。杨得志的军事水平不必赘述,他真正的优势,还是在于早些年深入越南、担任军事顾问的经历,这对接下来指挥好反击战,或许会有很大帮助。
79年对越作战胜利后,许世友功成身退,不再担任大军区司令员,而杨得志获得晋升,出任全军总参谋长。八十年代中顾委建立,许世友和王必成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重逢,他们在现场进行了充分交流,最终打开心结、选择握手言和。对于戎马一生的两位开国将军,晚年能够修复多年友谊,无疑算是很欣慰的事情了。
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,专注于军情、军史、战史、国际关系研究,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,带来精彩细节。作品覆盖图文、视频、音频领域,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,也欢迎您点赞、评论支持,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。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#历史#
同盛金配资,股票配资怎么玩,股票配资流程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