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好事谁不想去,可刘封偏偏就像是个不懂事的家伙。
刘封这人的地位挺特别,要说尊贵吧确实挺尊贵,但要说不尊贵吧,也真的一点都不尊贵。
刘备早期一直在忙活着打拼事业,结果四十好几了还没能生下儿子,因此他就把刘封收为了干儿子。
刘备本来是想把刘封当成未来的继承人来培养的,但刘封运气不太好。就在刘备四十六岁那年,他老来得子,有了阿斗,这下子,刘封的位置就显得十分尴尬了。
刘备有了自己的亲骨肉后,当然就不会再考虑让刘封继承家业了,刘封也就从原本预定的接班人变成了手下大臣。
尽管如此,刘封在名义上还是刘备的儿子,虽然当不上太子,但将来也有机会被封为王,身份依然十分显赫。
刘备攻下汉中后,就派刘封和孟达去占领上三郡,这足以看出他很信任他俩。刘封、孟达也不负所望,真的把上三郡给攻下来了,这样一来,蜀汉的地盘就扩大了不少。
现在蜀汉的势头可旺了,他们已经攻下了汉中和上三郡,关羽还用水淹了七军,把襄樊给围了起来。要是关羽能再打下襄阳和樊城,那汉中、上三郡、襄樊就连成了一大片,蜀汉复兴汉室、回到老都城的愿望就真的有可能实现了。
尽管关羽连连取得胜利,但他的军队人数开始不够用,手头仅三万人马,既要包围樊城,还得对付不断前来增援的曹军。因此,他给刘封和孟达下了命令,让他们带着兵马沿着汉水前来襄樊帮忙。
可刘封和孟达这俩家伙竟然不听命令,他们说上三郡才安定下来,得留下士兵守着。
那时候,关羽当的官是前将军,还管着荆州的军事,手里有假节的权力。拿了假节的将领,能自个儿决定杀掉那些不听军令的将领,不用先请示,可以说权力相当大。
关羽让刘封和孟达带兵去樊城帮忙,可他们不听命令,这就是不守规矩。
不管襄樊之战最终结果咋样,刘封都得倒霉。要是关羽赢了,肯定会找他算账,就算他是刘备的养子也没用,毕竟关羽和刘备亲如兄弟!反过来,要是关羽输了,刘备和诸葛亮也不会放过他,毕竟战场上他不服从命令,还不伸出援手,这能说得过去吗?
情况就像大家说的那样,关羽在荆州打了败仗后,上三郡就变成了蜀汉和曹魏争夺的要地。刘封能力一般,肯定守不住上三郡。而且,他和孟达关系也不好,最后还把孟达给惹反了。刘封没了上三郡,只能垂头丧气地回成都了。
回到成都的刘封,成了个挺招人烦的累赘,刘备因为他没去救关羽而生气,这时诸葛亮又在一旁煽风点火。诸葛亮跟刘备讲,刘封这人性子太烈,这次敢不听关羽的,下次就敢不听你的,等你百年之后,你那宝贝儿子刘禅哪斗得过他呀。刘备一听这话,心里直哆嗦,想着祖宗打下的江山可不能毁在这点父子情分上,于是下令处死了刘封。
刘封不听从军令,没去救关羽,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,怪不得任何人。
要是关羽让刘封带兵去帮忙,刘封肯定立马行动,留下小部分人马守在上三郡,带着大军沿着汉水直奔关羽那儿,快速增援,那襄樊之战的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。
要是能有个好结果,那就是关羽得到增援的士兵后,大力攻打樊城,把曹仁打败,这样一来,襄樊地区就成了关羽的地盘。曹操一看襄樊没了,说不定会让徐晃的军队回来,加强襄樊北边的防御。
关羽守住襄樊后,向刘备求援,蜀汉军队分两路返回荆州,这时吕蒙说不定会放弃城池逃跑,那荆州就完全能收回来了。要是刘封能及时帮忙,立下大功,他以后在蜀汉的地位就稳了,说不定刘备一死,他还能当上像曹真那样的大将军呢,毕竟曹真也是曹操的养子嘛。
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,关羽就算有了刘封的援兵,还是没法挡住曹魏和孙吴的前后夹攻,不过他靠着这些新来的帮手,有可能成功跑回成都。这样一来,刘封因为帮了关羽一把,在蜀汉的地位肯定会提升不少。
如果情况再糟糕点,刘封去救关羽,但关羽还是打了败仗被杀,刘封一个人跑回了成都。刘备也不会责怪刘封,因为他已经拼尽全力了,在刘备眼里,他仍旧是个好儿子,地位不会动摇。
如果说最糟糕的情况,就是刘封去救关羽,结果自己也没回来,和关羽一起牺牲了,但至少这样还能在历史上留个美名。
可刘封却偏偏走了最坏的一步棋,他违抗命令,就是不肯去救关羽,这也为他日后的失败悄悄埋下了种子。
因此,刘封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笨蛋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同盛金配资,股票配资怎么玩,股票配资流程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